在上海世博园里,德国馆算得上是最“吵闹”的展馆了。这座看上去充满未来感的银色积木式建筑,似乎理应用眼睛去静静观赏,但《环球时报》记者在参观时却险些喊破了嗓子,不为别的,就为与该馆的镇馆之宝——“动力球”进行互动。
充满德式想象的“和谐都市”
在德国馆门口,记者发现等候入内的人“里三层外三层”,而出口处却只有三三两两的人影。一位游客告诉记者:“展出非常精彩,讲解员说全程参观要半小时,结果我在里面转了一个多小时,还舍不得离开。”5月19日正值德国国家馆日,柏林嘻哈基地及叱咤德国乐坛十年之久的“两居室”电子流行乐队等表演团体,带来了风格迥异的演出。德国总统霍斯特·克勒也来到现场助兴,让本已热闹的现场一下变得摩肩接踵。
“长期以来,德国文化一直被外界认为是严谨有余,活泼不足。这次我们想告诉大家,德国人是富有创意也非常有趣的民族。”德国馆政府总代表迪特马尔·施米茨对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说。德国馆的馆名叫Balancity,这个词是“平衡”和“都市”两个英文单词的结合体,本身就是个新创意。再说外观,德国馆由4个不规则的单体建筑组成,单看每一个都是头重脚轻、摇摇欲坠,但支撑在一起却形成了稳定的平衡。设计师魏悉理告诉《环球时报》记者:“这一设计体现了和谐都市的主题,城市内部总是存在这样那样的不平衡,但并不影响整体和谐。”
用5000万欧元打造的德国馆,就像一个内敛平和的德国人,一旦走入他的内心,就会发现在那缄默沉静的外表下,有着让人意外的想象力和浪漫。比如用灯光、色彩和声响打造的“人文花园”,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慕尼黑公园、巴特奥伊豪森的风光园林等360度全景观,其间孩子的笑声、狗吠声、鸟儿扇动翅膀的声音不绝于耳。此外还有展示德国设计的“发明档案馆”和“创新工厂”,以及看似一大摞堆成山的书籍,实为听德国文学故事用的“名著音箱”等等,都给人眼前一亮的惊喜。
名著音箱
“声嘶力竭”的群体互动
沿着蛇形走廊,经过动感隧道、海港新貌、未来规划室几个展区后,记者进入德国馆最后一个锥体建筑——“动力之源”展厅。高耸的剧场式大厅内,悬挂着一个离地12米、直径3米、重达1.2吨的“动力球”。此球具有声电转换功能。应主持人的邀请,记者尝试对着话筒吹气,刚吹出第一口气,“动力球”上面无数的电子显示屏便闪烁起来。再吹,动力球顿时大放光彩,照得整个剧场犹如白昼。在主持人的鼓劲下,600名围在回廊上的观众扯开嗓门高喊,一时间,吆喝声、拍掌声和跺脚声让德国馆炸开了锅。在巨大的声浪中,金属球先是左右摆动,而后加速旋转。哪组喊声更大更整齐,金属球就移向哪边。同时,黑色球体呈现出斑斓的图案,有金黄色火焰、蓝色海水,还有城市建筑和休闲的人群……声、光、影的震撼让人置身梦幻之中。“出来后发现自己嗓子都喊痛了,用声音的能量晃动那么大一个金属球,难怪大家都说德国馆有创意呢。”一位女学生感慨地说。
“德国近年来参博的经验告诉我们,展馆不能一味说教,而应该是大众娱乐的场所。这颗球象征着城市的核心,我们想表达的意思,就是中国人常说的‘众心齐,泰山移’。”特马尔·施米茨如是说。
“绊脚石”记录二战悲歌
在二楼的文化艺术坊区,记者看到一片七八平方米的场地,其路面上嵌着许多带有人名和数字的铭牌,匆匆而过的游客很容易被它硌到脚。
德国馆发言人孔然蒂告诉记者,这些“绊脚石”不仅是艺术品,更是德国人痛楚的记忆。1997年开始,科隆雕塑家戴姆尼在近500个德国城市放置了两万块铜制“绊脚石”,每一块都印着一名被纳粹投入集中营的犹太人的名字、出生及被害日期。这次将“绊脚石”设置到德国馆,也是提醒世人,不要忘记德国的那段苦难历史。
世界游网电子刊每周五发行,秉承中国出境旅游资讯门户的宗旨,内容精选当周最热门的新闻动态、最具价值的权威信息、最火爆的旅游话题等,为广大出境旅游行业人士提供一个"无搜索,知百事"的电子新闻平台。
免费订阅
同步掌握出境旅游最新活动和实时资讯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