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天的伦敦,最惬意的事情之一就是到湿地保护中心去观察大自然中的鸟类。
湿地就是包括沼泽、湖泊、河口三角洲及水库、水稻田等在内的积水地段,有补充水源、调节小气候、提供野生动物栖息地的作用,因此被称为“地球之肾”。说来有趣,伦敦的湿地自然保护区就在伦敦市的二区内,用北京的地理位置来形容,差不多相当于二环路上广安门的位置,是世界上罕见的城市中的自然保护区。1996年,伦敦进行供水系统改造,利用这个地方的低洼地势自然蓄水,建设湿地环境。如今,这块伦敦市区里的湿地已经很接近自然状态,成为170种鸟类的家园。迎着一片灿烂的阳光看去,成片的小池塘里布满芦苇,毛色鲜亮的鸟儿到处都可以看到。它们中有不少在蜷着一只脚午休,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。
游人们可以沿着湿地中搭建的木头走廊观察鸟类。如果不想打搅鸟儿们的午休,则可以到观察室去坐坐:那是一间L型的木屋,面向湖泊而建。我进去的时候,屋子里悄无声息,很多游人正用望远镜对着湖泊一动不动地观察。鸟就在不远的地方自得其乐地嬉戏,完全没有意识到就在附近潜伏着这么多双好奇的眼睛。
不少英国家庭在周末喜欢到这里来享受自然的乐趣。除了观察室外,湿地中心还有游戏木屋。里面布置了很多从世界各地收集来的与湿地有关的生活用品,如荷兰的木鞋、埃及的船桨、鱼网,还有越南的蓑衣和草帽,展示着湿地人的生活。湿地中心还组织孩子们玩游戏,让他们从各种物品中挑出与湿地有关的东西,比如蜂蜜和木炭等物,以此增进对湿地的认识。
中心还模仿各种温度带设置了不同的湿地景区。有的模仿热带小岛湿地,有的则模仿寒冷地带湿地。中心收集到各地有代表性的鸟类,让它们安居在此。其中一处模仿稻田的区域,特别请到来自中国的鸭子。这些“外来户”与本地鸟类你来我往地“聊”着叫着,一点也不认生,成为湿地保护区的一景。

伦敦湿地保护中心